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简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由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高中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目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竞赛程序和组织机构,详见“竞赛章程”栏目。竞赛内容详见“重要文件”栏目。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凡是在校的对物理有兴趣,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经学校同意后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竞赛委员会命题。根据预赛和复赛的成绩,由省物理竞赛委员会评赛区奖。根据复赛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决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决赛奖。
预赛的内容是面向对物理有兴趣且学有余力自愿参加物理竞赛的广大全国高中学生。预赛试题的深浅虽然大部分相当于高考稍难或难题的水平,但有其基本特色,即着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水平。正是期望首先通过参加预赛激发和促进全国广大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确定了五项学科竞赛与高校招收保送生制度的关系,即复赛中获得赛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等奖的学生,具有高校招生中“保送生”的资格。
从1985年开始,中国物理学会决定,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成绩优秀者中,选出我国准备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集训队,再经过进一步的考核,最后选出参赛学生。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年举行一次,历届竞赛的基本情况见“活动报道”和“获奖名单”栏目。